第 253 章 智得张良(2 / 2)
【不得不说,在人情世故方面,刘邦是个中好手,不喜欢刘邦的人总骂他是小人,道他狠辣,却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刘邦极擅长收拢人心。在给人好处一点上,刘邦大方得很。看,韩国的十余城呢,全都是韩王成的了。咱们就说,韩王成得了自家的国土,他好意思再把张良留着?于是,韩王成留守韩国旧都阳翟,刘邦心满意足的带着张良继续进军。】
刘邦骄傲的抬起头,他就是被骂小人,被骂狠辣他也高兴。用区区的十几座城换一个张良,他相当的值,谁不服也没有用!
张良不可避免也想起了旧事。那时候的张良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刘邦打的如意算盘,然,刘邦并没有一开始就跟张良交易,而是先帮张良达到真正收复韩国城池的目的,之后再将选择权交到张良手里,张良是要继续留在韩王身边,亦或者要随他一道挺进关中,立奇功,扬名天下,刘邦从不勉强。
站在张良的立场,有一个人意识到他的能力,愿意以十几座城换了他,张良能不高兴,能不愿意助此人一臂之力吗?
如果说先前的张良和刘邦的相遇,让张良意识到刘邦是一位明主,至刘邦为韩国攻下十余座城,更让张良知道他在刘邦心中的分量,心中更多的是欢喜!
无论在天下人看来刘邦是怎么样一个人,待他张良,刘邦从来以礼相待,敬重有加。
【秦一世三年九月,刘邦军队抵达南阳郡。南阳郡守退入宛城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沛公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
【再急,刘邦也知道后路不能被人扼住,相当听张良劝的准备,一步步以计攻下宛城。刘邦又采纳
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宛城落入刘邦手里,南阳郡的其它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
看着图的秦始皇能不知道宛城的重要性,刘邦运气好是真,手下能人多也是真。各有各的擅长,各有各的配合,天下要不是他的,能是谁的?
【宛城拿下后,刘邦率军抵达峣关。峣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也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如此关隘,秦自有重兵扼守此地。人都到这儿了,野心勃勃的刘邦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
】
【对呢,强攻什么的,从来不是刘邦所擅长的,一但来硬的,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此时的刘邦惟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赶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沛公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五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
】
【听说呢!听说重要吗?张良嘴里说出听说两个字,证明他早就派人打听过消息,对敌人是知之甚深。古人诚不欺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刘邦完全没有犹豫,依计而行,峣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
【哎哟,送上门的兵,刘邦高兴得嘴都合不拢,立刻准备答应,张良却认为不可,分析道:“这只不过是峣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秦军的强大,世间皆知,眼看将在攻入咸阳,也就是说,守卫峣关的大军是扎根秦国的将士。他们对秦国是忠心耿耿,区区一个守将的意思压根不能代表他们的意愿,没准秦军正等一个好机会将刘邦大军一举歼灭。】
【听劝的刘邦意识到危险的可能,万万不能让自己和大军置于险境,当即率兵向峣关突然发起攻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赢了就得乘胜追击,刘邦誓要成为第一个进入关中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