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1 / 2)
瞧这话说得,道德绑架啊?
周嘉妮歪了歪嘴,没接话。
她计划晚上开团,按说可以收点蔬菜卖卖,甚至越多越好。但考虑到放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的东西,一下消失太多没法解释,所以就把这念头放下了。
至于今晚上要去收的红薯,赵梅、于晚霞不知道这事,自己可以在外头收起来,悄悄上架。
也不用担心老乡出来吆喝,这年头大家对这种事都恨不能藏着掖着,没哪个会主动出来漏,更不可能跟旁人家对对,合计算算她周嘉妮一共买了多少红薯。
玉米也都是分别谈的,约的时间也不同,能打个差混过去。
至于豇豆,这次开团只卖十斤,晚上她出门拿红薯的时候会带上一部分,说有人找她要,于晚霞她们不会刨根问底。
加上筐、邮票,还有这几天她自己零散收的花生,足够了。所以蔬菜收不收的无所谓。
再者说,这说话方式也让人没有购买的欲望啊。
邱则铭皱了皱眉,道:“一次买十斤?吃不完坏了怎么办?”韩阳跟吴立华对了一眼,这不是他二人考虑的问题。
见他们这样,邱则铭就明白了,冷笑道:“浪费的不是你们的钱?”
韩阳赶紧笑道: “咋能浪费呢?丝瓜、辣椒啥的能存好几天呢。”他没说卖给赵卫国的多是菠菜和韭菜。
他们商量好了,对于好说话的,就让他们买菠菜、韭菜这些;不好说话的就让他们买丝瓜、辣椒这些相对保存时间长的。
见邱则铭跟周嘉妮反应都不积极,一点也没有新知青的自觉,吴立华觉得面子过不去,冷着脸说了句: “以后大家可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人。”
刚才还是道德绑架,这就有点威胁的意思了。
邱则铭冷声: "那有什么办法呢?把你扔出去也不合适。""你……"
"好了好了,别争执,有话好好说。”韩阳不敢去看邱则铭的脸色,赶紧对周嘉妮笑道: “周同志,你呢?"
女同志好说话,应该不会不给他们这个面子。
>
吴立华肚子里正窝着火,不耐烦地道: "一两斤我们还用的着来费这个口舌?"除非能一下给十斤的钱。
周嘉妮平静地道:“哦,那就算了。”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按头还按的这么理直气壮就不好了。
也是这两天忙晕了,忘了上辈子新知青集体帮着老知青去卖菜这件事。
当然,组织这种事自是非刘爱玲同志莫属。理由是新知青目前没有吃不上饭的问题,理应帮助老知青解决眼下的困境。
她把除了邱则铭几人之外的新知青叫到知青点开会,热热闹闹的组织了一场帮扶活动,还当场宣布让周嘉妮带队。
不用想,她肯定积极响应,不但傻兮兮的免费帮老知青摘了一晚上菜、第二天还带队背着筐坐车去县城赶集摆摊。
大家哪有做小买卖的经验?最后自然是菜没卖完,又背回来一多半。
刘爱玲倒是找了合适的理由没跟着去集上,却把面子工夫做到完美,在傍晚时分一脸焦急的等在村口,看到他们就远远的迎上去道辛苦。
之后发现菜没卖完,又自责的表示是自己连累了大家,难过地红了眼圈,弄得一身疲惫的众人还得反过来安慰她。
紧接着刘爱玲又表示,不能让老知青们对他们失望,她提议大家自己掏钱买下来。
还一副大义灭亲的架势当众批评周嘉妮,说是她没把队带好,应该自我检讨。但又话锋一转,说周嘉妮也是为了帮她,所以这个检讨她刘爱玲自己来做。
这松弛有度的转换,让周嘉妮感动之余还自责的不行,为了表示歉意,自己掏钱买了二十斤。最后浪费了一多半。
但那件事却让刘爱玲在老知青里拉满了好感,后来她比很多资历老的知青先回城,没一个对此有意见的。
掏钱费力的是自己,可好名声又都让刘爱玲赚了。
想到这里,周嘉妮心里一阵郁闷,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话:走XX的路,让XX无路可走。就在韩阳准备带着吴立华离开时,她鬼使神差地喊了句: "等一下!"吴立华转身挑起眉毛,心说到底还是得服软。
周嘉妮大脑飞快地转着,思量着说道: “这样吧,你们有多少我全收了,但我有几个条件,如果能答应就合作,不能答应就算了。
”
韩阳赶紧道: "周同志,你说来听听。"
"帮我去找队里申请牛车,我自己去赶集;再开一张自产自销证;蔬菜价格不能高与一分五,并且按我的要求采摘和包装,不过问我的销售方式。"
吴立华皱眉道: "一分五太低了,卖给赵卫国都是按两分一斤。"
周嘉妮连个眼风都没给他,只看着韩阳:“你们回去商量商量,能答应,能办下来就来找我,不
行就算了。"
韩阳狐疑地道: "给你多少你要多少?要是卖不完咋办?"又问, "你会赶车?"旁的好说,牛车,还是交给一个新来的知青,队里应该不会同意。周嘉妮笑道: “卖不完是我的事,我能提出自己赶车,那肯定是会啊。”
韩阳对周嘉妮的提议持怀疑态度,张了好几次口,很想说他们去集上卖过菜,到时候集上很多卖菜的老乡,全部卖完根本没那么容易。
所以对周嘉妮表现出来的笃定,他好奇的心里跟有爪子在挠一样,特别想知道,但周嘉妮摆明不会说,只好道: “我回去跟大家商量商量。”
两人离开,邱则铭看过来,没多问,倒是说了句:“你要是想往省城运,我帮你联系运输队。”这话表明了他有路子,如果周嘉妮解决不了,他可以帮忙。
“谢了。”周嘉妮笑道, "哪天我需要的时候,邱同志可别推辞。"邱则铭颔首:"自然!"
另一边,赵卫国跟严满仓刚找上在地里敲玉米茬的刘爱玲。
"刘爱玲同志是最热心不过的人,找她准没错。"赵卫国把严满仓带到刘爱玲前面,严满仓惊喜地笑道, "刘同志,原来是你啊,一看到你我就知道找对人了。"
这的确是位热心肠的好同志!
刘爱玲热情地笑道: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赵卫国这才知道两人认识,那就更好说话了,他大包大揽地道:“爱玲同志,是这样,老知青这边……"
他把老知青当前面临的困难一说,过程中提了一句自己跟王长征买了十斤菜支持他们,最后都没等他问刘
爱玲愿不愿意也表示一下支持,刘爱玲就看向严满仓,痛快地道:“帮助有困难的同志是理所应当的事,我要十斤。对了,我要二十斤好了,帮周嘉妮同志要十斤,你们就不用去问她了,这钱我先帮她垫付。"
严满仓脑子里闪过一张动人的容颜,谨慎地问道: “这位周嘉妮同志可是那天你提过的好朋友?"
还提过是这批知青里长得最漂亮的姑娘。
“正是她。"刘爱玲笑容爽朗地道, "严同志不会已经见过了吧?”严满仓黝黑的脸微微一红,点了下头。
赵卫国在旁边有些不高兴地道: “爱玲同志,她那份钱干嘛要你垫付啊?”
刘爱玲谴责道: "看你说的,我跟嘉妮是邻居,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我为什么不能帮嘉妮垫付?"
赵卫国撇了撇嘴,心说那就是个白眼狼,刘爱玲在火车上帮了她一路,结果也没见她多知恩。
严满仓任务完成,还是超额完成,大大的松了口气,感激地道: “刘爱玲同志,那我这就回去给你们摘菜,你忙完带着周同志来知青点就好,到时候我帮你们把菜送到老乡家。"
刘爱玲干脆的应了声好,接着一脸好奇地问道: “对了严同志,你们的自留地为什么不种成粮食呢?"
要是种成粮食,现在也就不至于到处找新知青帮忙了。
严满仓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硬卖菜给新知青,还给人家定量,他也觉得很难堪。这计划是缺钱缺粮缺的最狠的几人提出来的,他们就是想仗着资历按头新知青。
也有人反对,但最终还是不想得罪那几个油盐不进的,加上又想到卖菜分钱的事,都选择了闭嘴。
对上刘爱玲好奇地眼神,严满仓含糊地道: “种过,收成不好又改成种菜了。”
其实是个别缺粮的人监守自盗,他不偷自己那一分地的,偷其他知青的。还有人自己偷自己,然后跳出来喊冤,贼喊捉贼。
这就导致最后收获时所有人脸色都黑如锅底,下一茬不约而同都不种粮食了。
至于一半粮一半菜,总有人觉得分不均,以为自己吃亏,最后索性种啥都种啥,少些争执。集体生活就是这样,人的品质也不是统一的。
刘爱玲
点点头,聊天转圜的时间里,她想到了对策,道: “严同志,我有个想法可以帮你们解决菜的问题,严同志要不要听一听?"
"听,当然要听,刘同志你说!"
刘爱玲胸有成竹地笑道: “你们想补工分,不舍得请假去赶集。但我们暂时没有这个困扰,不然这样,我先去动员动员大家,晚上咱们在知青点碰个头,开个会,组织新知青帮你们把菜拉到集上卖掉,这样既解决了你们的问题,还不会耽误你们补工分,怎么样?"
严满仓眼睛里的感激都要快要化成实质了,他激动地道: “爱玲同志,要是能行,你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刘爱玲摆摆手,谦虚地笑道:“还不知道能不能把大家动员起来呢,不过有帮助其他同志的机会,我相信大家都是乐见其成的。这样,严同志先别急着摘菜,菜留在秧子上才新鲜,晚上咱们开会看情况再定,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太好了,爱玲同志,让我们怎么感谢你才好。"严满仓握住刘爱玲的手晃了晃, “我这就去告诉其他同志这个好消息,让大家也都记住爱玲同志的这份情。"
严满仓都忘了等赵卫国,激动地跑去通知其他人。
赵卫国拧着眉,他已经买过菜了,难道还要再帮老知青去集上卖菜?似是不太赞同,但还没等他开口,刘爱玲就道: “要是能将大家动员起来,把你跟王长征买的那些也带去集上卖掉。”
赵卫国顿时一松,买菜的时候他也知道最后肯定得浪费一部分,但是又怂的不敢说啥,现在好了,爱玲同志能帮他,感激地道: “是我格局小了,谢谢爱玲同志,你这不光解决了他们的困难,也解决了我的困难。"
他全然忘了集市开集是有固定时间的,不是你想什么赶集就什么时候赶集。
刘爱玲俏皮地道: “那么,卫国同志,我帮你解决问题,你是不是也得帮帮我啊?”赵卫国把胸脯拍的咣咣响,道: “爱玲同志请吩咐。”
"帮我去通知一下咱们这批新知青,尤其是嘉妮那边,你要亲自去。"赵卫国笑容一收,不高兴地道: “我不乐意去找她。”他们刚刚结束挑粪没几天,周嘉妮又是那个脾气,到时候肯定得讽刺他两句。
刘爱玲道: “卫国同志,我这是在
给你创造机会跟嘉妮和好。要是因为私事找她,你可能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现在是为了帮助老知青,是公事。"
赵卫国想到那天周嘉妮的奚落,他撇撇嘴道: “和好就算了,我可不伺候大小姐。不过公事嘛,我愿意为了爱玲同志去走一趟。"
说完,就像是领了什么光荣使命一样,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了。
刘爱玲把这件事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和新层面上,老知青肯定感激她,但接到通知的新知青心情就没那么妙了,都觉得怪怪的。
可到了帮扶的层面,又不好意思说不去,甭管愿意不愿意的,都应了下来,但心里有点不舒服。
通知完孟见娣他们,赵卫国找到周嘉妮,语气硬邦邦地道: “周同志,爱玲同志对你可真是太好了,刚才差点帮你垫付十斤菜钱,你可别辜负了爱玲同志的这份好意,接下来要全面支持她的工作,知道吗?"
周嘉妮两眼一黑,咬牙吸了口气压着,表面却一脸莫名: “我住的老乡家自己就种着菜呢,爱玲为什么要帮我垫付十斤菜钱?"
赵卫国居高临下地道: “当然是为了帮助老知青解决困难,你不知道老知青那边……”
周嘉妮打断他的话,诧异地道: “赵卫国同志你是不是弄错了?那可是十斤菜,爱玲不可能不尊重我的意见就擅自替我做主的,你一定是在污蔑爱玲同志!"
赵卫国气道: “你爱信不信,我污蔑谁也不会污蔑爱玲同志,你要是不信就去问问。”周嘉妮也大声道: "不用你说,我一定会找爱玲同志问问的。"什么玩意儿就替她垫付菜钱,还得让赵卫国来嚷嚷,以为能替刘爱玲宣传好人好事呢。
赵卫国都不想跟周嘉妮说晚上开会的事了,气得转身就走,刚走两步,就见韩阳满头大汗的跑过来,语气激动地道: “同意了,我们都同意了……”
赵卫国面上一喜,上前两步道: “我就说,爱玲同志的提议大家一定不会有意见的。”
他那十斤菜应该不会烂在框子里了。
韩阳缓了口气,才道:“什么爱玲同志?我说周嘉妮同志的提议我们同意了。周同志,大队长想找你问问这事,咱们过去一趟吧。"
然后又道: “周同志,我这一路腿都要跑断了,你可
千万不能诞我们,说好了菜交给你,卖不出
可不能退回来。"
周嘉妮抬脚就走,道:“银货两讫,你们怕啥呢?”
赵卫国不解,追上去道: "韩同志,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韩阳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道:“谁搞错了?赵卫国,你要是没事就回知青点等着,说不定一会儿周嘉妮同志要给我们讲话。"
周同志不是说得按她的要求采摘和包装吗?肯定得讲话。
赵卫国:...
赵卫国不理解,白昊阳也不理解,他去找邱则铭打听: "铭哥,你给她出啥主意了?"邱则铭摇摇头: “我给人家出什么主意?”
他提过帮忙联系运输队,周嘉妮都没接茬,看来是有别的路子。白昊阳挠挠头: “行啊她,看不出来啊!”
★
周嘉妮去了大队长那里。
张宝生没问周嘉妮准备怎么卖货,而是倒背着手把她领到牛车旁边,道: “赶一圈我瞧瞧。”她不是说要自己赶牛车出去卖菜么?摆明是不想让人知道她的门道,可若是不会赶牛车,后头连谈都不用谈了。
所以,先看看这小姑娘到底会不会赶车再说。
周嘉妮上一世在乡下打磨一辈子,遇上的王斌是个混日子的,可她不能混,她得养孩子,别说牛车马车,她连拖拉机都开过。
另一边的刘爱玲已经在组织晚上开会的说辞了,在她看来,这是个不可多得好机会,只要这把运作好,她在老知青里的人缘算是稳了。
只是以往习惯了身边有周嘉妮配合,她现在有点单打独斗的感觉,难免放不开手脚。不过这回,她有把握将周嘉妮用起来。
远远的见赵卫国过来,刘爱玲扬起笑脸,道: "卫国同志,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