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1章 携行具的小改动(1 / 2)

加入书签

第621章 携行具的小改动

三分厂总工办,高振东坐在电脑前,面前放了几个东西,而他自己正在回覆邮件。

邮件是房教授那里发过来的,讨论的是和防护携行系统相关的工作。

这些事情总体并不复杂,没有涉及到太高深的技术问题,就在邮件里就能说个清楚明白。

他面前放的几个东西,正是房教授那边送过来的头盔和防护携行具样品,还有一块氧化铝陶瓷防弹插板。

而他现在正在撰写的邮件,正是他在检查这批装备之后的一些感受,当然,其中的防弹插板就不用检查了,那东西在这个过程里主要起到一个配重的作用。

「房教授……」

「……对于头盔,其外形及检验数据我已悉知,并无不妥之处。唯有一个额外建议,头盔应配备白色丶丛林迷彩双面布盔罩,加之头盔本体,共有三种颜色,可以适应多种环境,有利于我战士在上述环境下的隐蔽作战。」

头盔和预想的差不多,1.2kg的重量,能扛得住7.62*25手枪弹的打击,能防的住炮弹破片,至于步枪弹的正面打击,就不用想太多了,这东西扛不住,但是对于斜向的子弹,有一定机率跳弹。

至于说扛住子弹的同时颈椎会断这种说法,听听就好,子弹没那麽大的动能。哪怕是头盔带子扎紧了也是如此。

所以高振东对于头盔本体没有什麽意见,只是对外观有些小想法而已。

配多种盔罩在现阶段看来是有点动静太大,但是配一种还是可以的,这让高振东想起小时候的双面夹克了,这搞法正好能用得上。

至于为什麽他选择这两种颜色,嗯,因为好看。

只是这样一来,战士们想要像高振东前世知道的那样,一个钢盔从喝水做饭到嘘嘘,就不是那麽太方便了,得取盔罩,权衡了半天,高振东觉得这点儿不便还是值得的,还是加上吧。

「……对于防护携行具,个人建议不用任何拉链作为连接或封闭手段,应使用塑料粘接带丶扣带等更为可靠的方式完成上述功能。」

拉链这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好东西,结实可靠丶美观耐用丶连接区大丶轻巧方便丶适应形状多丶封闭效果好。

但是,一切就怕但是,在防护携行系统上,上面第一个优点就完全不复存在了,这东西算是最不可靠最不结实的那种,说得难听点随便找根麻绳拴上去都比它强。

我们的冲锋枪弹挂就是绳子拴的,但是高振东前世,人家打仗我们这边这玩意能卖到脱销。

拉链光说不结实是一回事,这东西能坏的地方还挺多,缝线丶链齿丶拉头丶拉柄……哪儿哪儿都有可能出问题,而且隐患多不说,坏了还贼难修,换起来也难换。

而且和塑料粘结带不同,塑料粘接带掉一点儿毛少几个钩没事儿,拉链有个特点是,任何一个地方坏了,这东西基本上就没用了,哪怕用上双头拉链,也只是略微改善,本质上并没有什麽不同。

高振东能搞定集成电路,但是自问搞不定把拉链搞可靠这麽高难度的动作,别说他了,日后搞这行的,也没人能把这事儿搞好,因为这些毛病都是娘胎里带来的。

这个时候,高振东才深深意识到,我艹,原来原子笔里的圆珠,也许真的是工业明珠?

可能拉链这东西在这年头算是高级货,强烈想把防护携行具搞好丶搞漂亮的房教授,对于拉链的用量比较奔放,到处都是,一眼看上去,这玩意不像是携行背心,倒像是摄影背心。

所以高振东连忙制止这种搞法,这麽搞,这东西可就彻底废了。

「……同时,建议左下摆区域,不要安排挂件和附件,我军战士大部分地面战术动作,均是以左半身体接地支撑。此处其他物品太多,可能影响战术动作的执行……」

这个就是妥妥的实战窍门或者叫经验了,以房教授现在的经验,是考虑不到这个问题的,所以在这儿也挂了不少零碎,对此,高振东的评价是——硌人。

如果说一件防护携行具就要让全军改战术动作的话,那这东西就是设计不成功的,不论那些战术动作是否合理,是否过时,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携行具的主连接在背部且为拉链,此设计不尽合理,将导致单兵无法顺利穿脱携行具,且极易损坏。同时,在该位置将影响背负其他物品。应将该连接改至单侧或双侧腋下,采用较大面积的反折塑料粘接带进行粘接……」

估计是胸前要挂弹匣,在这里像想穿衣服一样穿脱就不太好操作了,房教授直接搞了个反向操作,正面不行是吧?诶,我放背面。

放背面功能上倒不是不行,可是操作便利性上,基本上一个人就很难穿脱了,不得不说,房教授这一手还是有点儿奇葩的。

同时还有个问题在于,不论机械化到了何种程度,我们还是会行军的,背上是要背东西的,比如被包,也有可能是三根61火,或者其他东西。

这种设计就意味着,一旦战士受伤或者在其他情况下需要临时脱开携行具的情况下,不把背上的东西卸掉,这玩意就脱不开,在实战情况下非常耽误事儿。

对于战士们来说,弯腰丶紧背发力是常用动作,这东西把拉链开在背上,基本上可以肯定,被背部紧绷的肌肉绷开是大概率的事情。

所以这东西一定得改,而且高振东都没说「建议」两字儿了,直接就是「应」,无论如何,这东西你得给我改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