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9(1 / 2)

加入书签

端了的究极大boss!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便是穆祺愿意拉一把闫党的道理。但拉一把也要有人愿意动才好,所以穆祺仔细注目对面,神色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显然,小阁老是很懂得好歹的。他呆呆木愣许久,终于缓缓点头:

“……在下会尽力说服。”

第57章 尹王

虽然达成了初步的攻守同盟, 但三方短时间其实也没法子做什么。作为攻高防厚血条还长的新一代开山怪。尹王绝对不是一轮弹劾就能轻松料理的小人物,要是一轮交手后搞出了宗藩的第二阶段,搞不好他们都得翻船。

所以一轮深谈聊到了宵禁前后, 到傍晚后世子与高学士又换上衣服,悄悄从闫家的后门溜了出去,回到家后召集几位幕僚再次商议, 老老实实的蛰伏下来等待机会。

后面几日的流程就相当无聊了。三日之后, 飞玄真君于皇极殿召见新科进士,受群臣进贺, 并现场为一、二甲的进士分配官位。人事安排的蛋糕早就在数日前便已经切割完毕, 诸位大佬竭尽所长,收获都还算满意。而在某些神秘人物的助力下, 二甲第六的张太岳也如愿以偿,蒙圣旨晋为翰林院的编修,并权知制诰, 校正文书,修正不堪入目的《元史》。

不要小看“校正文书”这看似平平无奇的职守。实际上,翰林学士之所以能在大安权倾一时, 靠的就是为皇帝起草诏令并订正朝廷公文的权限。春秋笔法一字千金, 学士们在旨意中稍稍腾挪笔尖,顷刻间便能在朝廷激起惊天大浪,这样呼风唤雨拨弄政局的神通, 才是翰林院清贵自持的根本。

也正因为如此, 翰林院的负责草拟文稿的那支笔称为“士笔”,仅次于皇帝朱批的“御笔”及内阁阁老们写票拟的“枢笔”, 威权之重,难以比拟。翰林院上下济济数十人, 也只有最为德高望重的几位学士才能凭公议动用一二。如张太岳一流的后辈晚近,恐怕要在翰林院里苦苦熬上十年的水磨工夫,才有资格在校正文书时磨一磨墨。

但现在嘛,翰林院上下被元史案一扫而光,高层的几个老登基本已经是躺平等锤的阶段;新陈代谢老幼交替,刚入职的萌新便骤然进入了提升的快车道。飞玄真君在翰林院大批的安插新人,正是要为将来的大换血做好预备——换言之,要是没有世子在数月之前奋力一击打通了翰林院牢不可破的阶层,哪里有如今的萌新晚辈们青云直上的光明前程?心系大局努力提携后辈,这才是朝廷重臣应该有的风范;与之相比,各位占据高位恋栈不去的老登就未免太等而下之了。

以往常惯例,新科进士授官已毕,立刻就该是御街夸官君臣同乐的盛大典礼。但皇帝却又特下旨意,推迟了恩荣宴的时间,说是不久后宗室及亲王就要入京祝寿,为了彰显天家隆敦孝弟的诚心,要等候天眷同领此宴,也算见识见识国家人才之盛。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