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4(2 / 2)

加入书签

宋仁宗赵祯点头,他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之后,就追封亲生母亲为皇后,谥号章懿皇后。

范仲淹:“???”拐卖?大山??

他得查查有没有这种事情,虽然不是他的母亲被拐卖,但是解救其他妇女也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朱家是似乎是白养范仲淹了。

在范仲淹孩提时代就开始养,养大之后人家认祖归宗改名换姓跑了。

范仲淹发达之后,似乎还记得继父一家,但是晚年建的是范氏义庄而不是朱氏义庄,造福的是范家的子孙而非朱氏子孙。

这么看,朱家人肯定是虐待了范仲淹啊。

范仲淹离开朱家求学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食物,只能喝白粥度日,条件确实是很艰苦,也难怪范仲淹要回范家。

但朱家至少将一个幼儿养大,给他衣食,让他读书。宋朝的米价很贵,有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别说白粥了,连吃糠咽菜都是奢望?】

【不过,古人似乎十分重视血缘,而非朝夕相处的感情。就拿宋仁宗赵祯来说,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不是刘娥之后,还想着报复刘娥的娘家,在看到刘娥将李宸妃厚葬了之后才打消这一念头。

赵祯从小养在刘娥的名下,才能成为嫡子。

虽然他前面几个哥哥都早夭,他是皇帝的独子,不管是嫡是庶,皇位都是他的,但嫡子的名头总是要好听一些。刘娥没有孩子,待他如同亲子一般,教导严苛但是并没有苛待。

这份感情,仍旧是敌不过没有血缘。】

历朝历代的君臣们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或许范仲淹在朱家过着寄人篱下,十分压抑的生活呢?不过,就算没有苛待,回宗也无可厚非。

重视的也不是什么血缘,而是宗族。

如果重视血缘,就不会让族中子侄过继给族中无子的长辈为子嗣继承家业了,而是招赘。

魏王曹操想到他养的一堆继子,当中应该没有想回本宗的吧?

哦,那些继子都没有改姓曹呢。

这范仲淹若不是年纪太小不记事,肯定会和何宴、秦朗一样不愿意改姓。看来朱家也像他一样,不缺亲生儿子,继子爱姓什么就姓什么,不强求。

虽然不姓曹,但仍是曹魏宗室。

唐太宗李世民早已经习惯了,就知道会有这样的前奏,就是不知道盘点到范仲淹的政绩时要等多久了?

宋仁宗赵祯:“……”“以孝治天下”不为亲生母亲做主,他还怎么当皇帝?

而且,血脉相连的那种感情是天生的,除非亲生父母对子女做出非人的恶行,即便没有养过,父母子女之间也是有着天然的亲情的。

【古代需要“丁忧”,做子女的不管做了多大的官,在父亲或者是母亲死后都要离职替父母守孝。

范仲淹苦学数年,终于得中进士,为官时刚正不阿,为民谋福,修筑海堤,保住了不少良田,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官至大理寺丞(北宋初年为虚职),后掌粮料院。

这个时候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官职没了。

虽然官职没了,但是功名还在,守孝结束就能继续当官。但是在宋朝想官复原职是不可能了,只能等待新的任命。

范仲淹因母丧离职,恰逢晏殊被贬应天府知府。晏殊听闻范仲淹当官时的贤名,就请他来担任应天书院教席,就是老师。】

天幕上出现了范公堤。

【有传言范仲淹是晏殊的老师,大概谣言就是出自这里。

晏殊是请范仲淹来当书院的老师,不是请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