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2 / 2)

加入书签

训练的尺寸把握很重要。

肌肉上去了,柔韧性就要下降,花滑不仅要肌肉力量也要绝佳的柔韧性。

燕式、直立、蹲踞旋转在那里默默不说话,笑看运动员的柔韧性好坏。

男单那里最惨了,大部分人的身体本来就硬,可现在拼四周跳不练肌肉又压根不行,所以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试图寻找其中的平衡。

营养跟上了,体重就会上去,运动员的动作就会变形。

特别是女单这里,营养一好,发育也早。

那么,人人谈之色变的发育关说不定冷不丁地就来了。

怎么样在发育关前让运动员练好技术的同时还减少伤病,避免被练废,留足技术储备方便度过发育关,这是一个所有教练都想知道的问题。

于谨:……头疼,开心并快乐着。

丛澜要是想稳3A,肯定是要继续练肌肉的,她现在大腿力量单薄,除了第一天来首体时超常发挥有了42%的成功率以外,现在只能维持不到20%。

这已经很好了,他知道,可于谨想要更好。

这么低的稳定率,根本就不能排进节目中,不保险,没必要,拼这个万一的可能性太刺激了。

其他的三周跳完全够用,丛澜高级33连跳现在有三种,编排节目足够了。

但于谨真的很想让丛澜用她的3A打一个漂亮的出道战,向全世界亮剑,宣告她来了。

研究规则累了,于谨就开始发散思维。

深夜,他媳妇听见书房里传来诡异的笑声。

凑过去一看,好嘛,是于谨在脑补。

她:“……”

天天神经了真的是。

·

丛澜耳朵里戴着耳机,里面在播放古典乐。

她还在纠结音乐选曲。

花样滑冰的配乐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直到1932年的冬奥会上,才有了现场配乐。

不过那会儿跟现在的规则差异很大,当时是乐队在冰面上直接演奏,一首歌循环到底,所有的选手都用这一个歌曲,并没有选择权。

后来逐渐发展,选手们变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来作为比赛音乐。

只是,配乐不能出现人声和歌词,只能选择纯音乐。

在曲目选择上,就有得思考了。

在短时间内要演绎完整丰富、有情节起伏、易于观众理解的节目,那就只能选择一些故事感强烈、流传广的。

而且还要考虑版权,综合来看,选择古典乐、芭蕾舞剧等是最稳妥的。

目前关于花滑选手们的选曲,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歌魅遍地走,罗朱满天飞,卡门假面一堆堆。[1]

说的就是常用曲目《歌剧魅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卡门》、《假面舞会》。

大家的选曲倾向很明显,一般就是经典音乐剧选段、古典乐、芭蕾舞剧音乐、影视剧配乐。

比如《歌剧魅影》与《假面舞会》的选段就来自音乐剧《歌剧魅影》。

一般来说,一个音乐剧、芭蕾舞剧的篇幅是很长的,花滑选手会请人剪辑出自己想要的音乐,有时候直接截取,有时候会用两段甚至几段拼凑起来。

细致一点的就多做下编曲,将这些曲子融合得浑然一体;

不讲究的干脆凑合着两段直接怼个前后,压根就不管什么突兀与否。

自由滑的配乐要有四分或四分半的时长,一些编舞师兼任剪辑,干脆就把三段截然不同的曲子拼在一起,突兀又难听,风格都不相容,典型的“三段式”。

短节目的节奏明快,自由滑需要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