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章 恩科结束(1 / 2)

加入书签

听到郭浩要他出去,那士子脸色微变,强行镇定道:“大人这是何意!”

郭浩闻言不屑道:“装,还在那装,你根本不是张体会,张体会是河东人,怎么可能不食醋?

而且你说你在汴梁长大,那就应该是汴梁人,你的户籍上没有标注,你吃的食物也不对!”

郭浩好似包公俯身,三言两语就说出士子身上的疑点:“再加上你刚刚说错了姓氏,说明你在替别人考试,本官如果这还看不出来,那我这个主考官也别做了!”

士子听了瘫坐在椅子上,郭浩见状摇了摇头,真是防不胜防,他已经盯的很仔细了,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是有“枪手”!

殊不知早在李唐时期,就有这样的人,其中一个人还很出名,其神乎其技般的作弊手段甚至还被记载到史书中,堪称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第一人。

而这个人的名字叫温庭筠。

温庭筠乃名门之后,而且才华横溢

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可惜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他文思超捷,少年驰名,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

《旧唐书》中称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然而他虽然是个才子,在作风方面却有问题,所以风流才子,屡不及第。

温庭筠才华横溢,然而其年少时却行为浪荡,经常与那些世家无赖子弟厮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把感受写成了“花间艳词”。

如此差的名声加之受当时唐朝政治斗争的牵连,导致温庭筠屡不及第。

温庭筠将近40岁时开始应举,从40岁到55岁的十五年间,数次参加应举考试,都屡败不中。

有如此才华,却数举进士屡败不中,让温庭筠心灰意冷,故而“游戏”考场,开始了枪手生涯。

当然,温庭筠也有成为枪手的资本。

相传温庭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有“温八叉”之称,可见其作文功底相当深厚,完全具备当一个优秀枪手的条件。

同时,屡败不中的遭遇,也让其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并对考试的潜规则熟记在心,具备应对考场复杂形势的能力。

唐代的科举考试是相当严格的,考生进入考场时,不但要脱衣搜身,坐席之间还要设置隔离物,传卷子是很难做到的。

在这种复杂的考情之下,温庭筠如何在替考中大显身手,是一件难以想像的事儿,然而,人家做到了,并且做得很不错。

据《唐书》记载,由于温庭筠屡屡“为邻生假手”,还留下了“救数人”的绰号。

所以,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科考,考官特意安排他坐在帘前考试,由考官直接监视。

考试中,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

但考官事后才知道,“私占授者已八人”,温庭筠在

他的眼皮底下已经顺利帮八个人完成了试卷,由此看见,温庭筠的替考技艺堪称出神入化。

有这样的传奇人物,眼前这位也就见怪不怪了,郭浩让人把他撵出去,同时又核对了一遍姓名,又找出两个替考的,这才继续考试。

郭浩的严格监考,很快在城中传开,期间还有一个士子想要用飞鸽传书,结果被郭浩一弹弓打了下来,当着那考生的面给考了!

那个考生都快哭了,郭浩一边烤着鸽子,一边问道:“你们不会只准备一只吧,这也不够我们吃啊!”

其他考官听了强忍着笑意,但不是笑郭浩,他们对郭浩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考生们看到他都是战战兢兢。

状元楼内,几个明经士子谈论。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