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75 我给中央打个样儿(2 / 2)

加入书签

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工具,稍微升级一下,是可以变成国际贸易支付工具的,国内在入世之前,就琢磨过很多贸易工具新形态,但条件都不成熟。

像张浩南这样感觉甩甩勾八就搞定的,是真没见过。“宇宙行”这次因为当时不敏锐,就让正在改制的农行捡了便宜,除开农行本身,还有三所大学也在其中。

人大、松江财经以及建康财经,原本有江右财经,是刘谌主推的,但江右财经的对外业务副校长胆小,没敢碰这种十分敏感的东西,于是失之交臂。

今年过年去刘谌那里拜年的江右财经老同学特别多,其实就是想再争取一下,只是时机已经错过了。

毕竟不全是中方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学校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两个独立股东的事情,只能说时运这种东西,有点儿玄学。

张浩南虽然对跨国贸易、采购、支付工具并不感兴趣,但是,对时下的工具新形态技术背景,还是心知肚明的。

互联网的真正大爆发,只看人头数。

也就是说,当中国人开始上网了,那么,互联网才算是真正大爆发了。

过去的“互联网泡沫”,总人头数连两亿都没有,即便有商业成功,那也还是依然建立在跨国公司的贸易剥削现实基础上的。

但中国人加入之后,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中国人用的是汉语,天然跟拉丁文字不一样;所以信息量的爆炸,汉语文字的爆发,只需要盎格鲁群体的七分之一即可。

创造的经济价值,暂时还没有;但社会价值或者说影响力,那都是一样的。

都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信息留存以及传播。

人们看电视,想要等某一集电视剧复播、重播,其实看运气的;看新闻报道同样如此,只能去找晚报,然后不断地去搜罗大量无效信息,从中寻找目标内容。

互联网不同,过去的,还在那里;现在的,也在这里;未来的,知道大概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

“……我就是拿那个山城老头儿做个实验,这互联网的舆情,引导难度非常低。基本上可以做到指向性的暗示,比如这次"熊猫大陆"挂了一个领倭奴外务省津贴学者名单的版块,什么都没说,但所有的暗示,就一句话:名单上面的人拿钱了。那么就算是学术交流的正经学者,那也是"黄泥巴掉裤裆"……”

“再有呢,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威力十分巨大。我们发短信群发,首先信息计费不低;其次效率也就是几十个几百个。但互联网不同,论坛类的网站,一个主题帖子的爆火,很容易引来各种小群体的集体访问。同一个学校的校友是群体,同一个院系的同学也是一个群体,同一个专业也是,甚至同一个宿舍……”

“这时候集中讨论的内容量,以往单位时间也就几十人次,现在轻松破万。”

“除此之外,还有"即时聊天工具",以PP为例,开发了一种跟以前聊天室差不多的聊天群功能,一个群只要有一个人传播信息,那么就是几十上百人的被动接收信息。基本上有几千群,就能覆盖两江省所有高校在校生。当然以后肯定会更多,毕竟上网人数会不断地增加……”

张浩南聊这些东西,还是内参主管宣传的人感兴趣的。

之前只是出台互联网的管理办法,现在显然是要进一步加强。

“这听上去,跟你之前说的确实差不多,是很像传染力极强的病毒。”

“所以武器嘛,总归是要测试测试的,看看好不好用。我呢,就是借这个机会,给自己打打广告,顺便呢,就是给大家看看威力。”

张浩南一脸坦荡,甚至还喝了一口可乐,“现在看来,威力还是不错的。”

其实这光景还是有人想要在之前的青少年法律法规问题上跟他斗一下,奈何此刻他这么一说,根本没办法切入再斗。

再斗,那就是看不起新型舆论工具或者宣传武器了。

张浩南同志这么坦荡的一个人,谁再计较有学者因为收倭奴外务省津贴而委屈这件事情,那就多少有点儿不坦荡。

晚饭没在京城吃,直接在火车上搞定。

只不过下午张浩南离京的时候,送行人的随后就骂骂咧咧。

“他妈的,这混账东西是真的又狠又滑溜,想要扳回来都没办法开口。现在都想看看这舆论工具到底威力有多大……”

“这不扯犊子吗?”

“但这也是事实!”

“真是匪夷所思,就由得他这样瞎胡闹?那几所政法学院的人,都去办公室哭了,说有人迫害他们。”

“那不然怎么办?要是下次出现类似的互联网舆论攻势,我们没有应对的经验,你负责还是我负责?”

“……”

骂归骂,但慎重也必须慎重。

都知道张浩南是扯淡,但他说是做个实验……

那就是做个实验,是给中央打个样儿。

不服?

不服的意思是要解构“浩南听涛”二点零版本?

张浩南是无所谓被解构的,他被解剖都不怕;但这事儿是他一个人吗?

解构他,就得解构另外一边。

慌的绝对不是他张某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