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5 章(1 / 2)

加入书签

16

关于长公主的婚事,长安人经历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心理变化过程。

长公主刚刚下嫁柔然的那一整年内,这件事几乎是朝臣们从朝堂争论到市井小民茶余饭后讨论的主要话题。

争论焦点也分两边,一边觉得公主从小到大受万民供养,既然朝廷需要,理所应该出力,一边则认为朝廷十万兵甲都打不过柔然人,最后却要一介弱女子出面,委实颜面扫地,衮衮诸公怎么还好意思堂而皇之洋洋得意摆到台面上指点谈论?

渐渐的,随着光化帝和景德帝陆续驾崩,永和帝章骋继位,公主离家万里,杳无音信,这样的议论也就不再有人提起。

长安永远不缺新鲜事物,天下大势也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便是小到一家几口人每日的柴米油盐,也足够让人操心了,谁也不会去关心远在柔然的公主是生是死,是否安好。

直到章骋决定伐柔。

朝堂上下吵作一团,反对多于赞成。

多年来败多胜少,很多人对柔然的畏惧已经刻到骨子里去,想象不到一场大战就能歼灭柔然主力。

当章骋拿出章玉碗捎来的密信,证明柔然内乱时机正好时,主和者大多认为这是公主终于受不了塞外苦寒,想要怂恿煽动朝廷攻打柔然,借机回到中原来。他们极力反对,以赵群玉为代表的群臣,更是一遍又一遍给章骋施压,希望他改变主意,放弃出兵。

但章骋最终还是顶住压力,因为他太需要一场军功来压制赵群玉,也因为公主信中提供的信息情报,给了他出兵的信心。

当李闻鹊率领大军为朝廷取得这场大捷之后,朝中的风向逐渐转变,皇帝权威更上一层楼,连赵群玉也不能不承认皇帝的决策是正确的,章骋意气风发,自然而然就同意了公主归朝的请求。

此时这个决定依旧是有不少人反对,认为公主留在柔然的作用要大于回来,毕竟回来之后,公主只是一个寻常皇族女性,就像博阳公主与义安公主那样,享受荣华却不必干活,而如果公主留在柔然他,她就能继续充当朝廷与柔然之间的桥梁。

至于公主本人过得好不好,这些年是不是吃尽苦头,哪怕为前面两位无后的先帝留下一丝血脉,也是这些人从未考虑过的。

某些时候,朝堂权谋之间的冰冷算计,比后宫争斗还要残忍,许多人可以嘴上用冠冕堂皇的大义来掩盖自己的私心。

但公主还是回来了。

因为柔然的确已经溃败,公主即使继续留在柔然也没有任何价值,而章骋又需要她的存在来堵住某些人的嘴,所以不仅让她回来,还准备以最高规格来迎接她。

于是时隔十年,关于这位公主的逸事,又重新被人提起,变成茶余饭后的话题。

十年足以让少年长大,足以让中年两鬓染霜,许多人提起公主,难免也感叹时光易逝,十年前还不懂事的少年郎或年轻人难免要追问起公主的事情,关于她从前的出身如何尊贵,自小如何受宠,如今风光的

博阳公主当年在这位公主面前也要黯然失色云云,她回来后的处境也就自然而然被放到台面上讨论。

一个没了爹娘照拂,连同胞兄弟姐妹都没有的女郎,要如何独处?纵是民间小康之家,这样的情况也对女子不大有利,出于实际的考虑,许多女郎可能会选择再嫁,这在当下并非让人诟病的。为了人口繁衍生息,官方也不赞成女子守寡,反而极力鼓励再嫁,而对于女子本身来说,独自生活并不容易,除了安全问题之外,还要防止家族中觊觎自己财产的宵小之徒,许多人会更倾向于再嫁找个依靠。

但对公主来说,就算再怎么落魄,嫁不嫁已经不是一个必要的选项。公主更要担心的是自己如何在回来之后不被边缘化,一个公主受宠与否,待遇天差地别,而且邦宁公主毕竟是在柔然吃了十年沙子的,心境影响容貌,即便皇帝垂怜,她自己恐怕也不再是从前予取予求的天之娇女。

那个活泼明丽的小公主依旧在许多长安权贵中留下深刻痕迹,大家谈论惋惜公主的际遇,也不免为她未来可以预见的冷清感叹。

然而公主回京前夕,风云变幻,赵群玉身死,权力重新洗牌,压在皇帝头上的大山消失了,为了拉拢公主,章骋给予公主更高规格的待遇,她从可怜孤女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公主,连皇帝都要口称阿姊,给予礼遇颜面,谁又敢怠慢这位公主呢?

公主的身世来历重新被翻出来,光化帝皇后所出,景德帝亲姐,若论血统高贵,又何人能越过她去,公主的单身未婚不再是遗憾缺陷,反倒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热灶。

在私底下,不少人将公主再婚拿出来议论,有些权贵之家的适龄子弟难免蠢蠢欲动。

公主固然在柔然待了十年,如今也不过二十有六,年轻貌美,璋国崇尚贵女晚嫁,二十一二才出门的大有人在,如此一想,二十六也不算什么,不过迟几年罢了。再有如今公主深受器重,封号殊荣礼遇食邑样样不缺,若是能尚主,岂非面子里子都得了实惠,皇帝就是看在公主的面子上,也不会亏待驸马。

那些为家中子弟平庸不上进而发愁的权贵之家,仿佛也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像上官葵的父亲晋国公,就打过让儿子尚主的主意。

公主是再嫁之身?这不打紧,长安权贵女眷也不乏守寡再嫁的。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