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 为汉送一军师(2 / 2)
如果张良的劝说刘邦记不住,自该有人用事实刻进他刘邦的脑子里,叫他永生难忘。
【死里逃生的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
【张良说:“九江王英布本是楚国的猛将,却和项羽有了隔阂;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派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为汉王所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二个人,那么楚可破也。”听听张良的分析,瞬间就让人看到了希望,什么死局不可破,在张良这儿是完全不存在的。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听着刘邦得天下,秦始皇也在想,刘邦确实不错,韩信也确实会打仗,但要说凭他们可得天下,就两人的性子,其实不难看出,他们相互有隔阂。要想让两人合作下去,不是件容易的事。
() 如今看来真就是有一个张良为刘邦联合各方,
如同当年范增为项梁计,
助项梁可以联合各方势力灭秦一般。
项羽本来得了天下,却因不听范增所言,最终葬送天下;反之,刘邦是处处都听张良的,夺得天下,并将天下传承下来。差距由此而生。
瞧瞧,都是有能的谋士,眼神不好挑了个坑货,天下没了不说,自己也要给坑死。
皇帝们为能得张良而喜,有多少文人士子听完之后只想说,他们挑主子须得挑好了,别眼瞎的挑了个坑自己的。
对此,唐贞观时期的一干臣子觉得,他们用不着羡慕张良的呢。
【事实证明张良相当的高瞻远瞩,一眼看破关键,谁是项羽的对手,谁能牵制住项羽,张良了解于胸。至此,楚汉相争的战略计划由此展开,想刘邦能够从一味的防备转为进攻,不正是从他联络彭越、英布,以韩信为将独当一面出征开始的吗?最终的结果也如同张良所料,项羽被他们二方闹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刘邦一点点蚕食,为大汉的胜利赢得准备。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二支军事力量。张良啊张良,后世谁人不羡慕刘邦得一个张良。如此惊世绝艳之人,怪不得能入武庙十哲。】
此刻的沈悠又是星星眼,谁也不会觉得张良不配。
【不过都是后话,刘邦想解决项羽非一朝一夕,倒是眼下他须得好好想想,该怎么样才能生存下去。汉二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刘邦询问群臣有何良策。】
【郦食其大家都记得的,这位早已入刘邦麾下,对于困局之下,他确实有想法,初初听起来法子似乎很是不错,长远来说,项羽的前车之鉴过去不久,大可不必抛之脑后,什么主意呢?】
【郦食其让刘邦分封。他觉得秦之亡是亡于废诸侯国,于是他就建议刘邦效仿商周的分封之制,复立六国之后。】
???秦始皇第一个傻眼,郦食其没疯吧。他是觉得眼下的天下不够乱?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争夺天下,最好能让刘邦一败涂地?
复立六国之后,傻不傻呢?
本来六国已灭,不甘心的人叫项羽杀得七七八八,刘邦不再封王,就算迫不得已要封王,凭的也是军功,复立六国之的算怎么回事?又靠血脉?真要如此,秦是不是也可再复立?
哼,真要如此,大秦有说话的人吗?
啊,真没有!秦始皇你儿孙都被胡亥杀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