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唐战神(1 / 2)
沈悠目光变得幽深,唐之前各朝代的人耳朵都已经竖起来了,好奇极了李世民还能弄出什么妖蛾子。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高句丽,虽然取得了胜利,却仍因未能灭高句丽而后悔。回师之后,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疲惫不堪的样子,唐太/宗感慨叹息道: “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此行也。”即召魏徵的家人到行营,赏赐、慰劳裴氏,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徵,并重新给魏徵立起墓碑。】
真,听完这一系列,众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怎么觉得李世民是爱欲其生,恨欲其死的人呢?这高兴就给人写碑文,不高兴就把人墓碑都给推了,是正常皇帝会干的事?
【其实二凤出征高句丽这个事不是没有人劝过他的,只是诚如魏徵在《十渐不克终疏》中所写,到了晚年的二凤不可避免的犯了一个君王最常犯的错过,听不进别人的劝。再有理的话,不是如魏徵那样有理有据,常年劝他的人,他听不进去。】
【正因如此,贞观之治在后世不少人看来,随着魏徵去世后,也渐渐衰败。魏徵是大唐的标杆,他在那儿,能让李世民的皇权有所约束。其实,不仅是魏徵,那些在李世民身边能够向李世民进言劝谏的人,如长孙皇后,王珪,随着他们一个个的离去,失去这些人对李世民来说不仅是精神上的伤害,也是对大唐实质上的伤害。】
【从李世民的表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拥有一个明君所有的特质,胸襟宽广,有胆有识,目光长远,善纳谏言。可同样,他也具备一个普通人的缺点,暴怒,爱憎分明的同时,也时常以一己之喜好行事。】
【魏徵就像是他的一杆尺,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他不能越界。魏徵一死,纵然大唐再有谏臣,也不再是如魏徵一样有着经世治国之才,对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又怎么能让李世民再如同对待魏徵一样的接受他们的监督。】
【魏徵在李世民想要令天下大治的时候下碰上了李世民,也就得以施展他的毕生所学,李建成之死对魏徵来说是好也是坏。坏在于,他所追随的人终是败了;好在于,他碰上的是李世民,哪怕他曾想过要为李建成除了李世民,李世民本着爱才之心,也为当时的局势选择留下魏徵,也为大唐留下一道璀璨无比的星光。】
【后世欲效仿魏徵者不在其数,还是那句话,类李世民者却再也没有。无数人羡慕魏徵,羡慕他能遇上李世民这样的君王,让他得以青史留
名。宋史中赵顼,也就是宋神宗曾说过, “唐太/宗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
【这是对魏徵最大的肯定。 ”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的这句话,魏徵得偿所愿,善终而极尽哀荣,为人臣的追求,他得到了。他和李世民之间的君臣遇合,千古难为。为后世所求却不可得。】
确实,无数的臣子们听着魏徵所为,哪一个不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所追随的君王都是李世民。
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在李世民死后依然有无数人怀念李世民,不仅是天下人,哪一个读过李世民的事迹的人,从口口相传中得知李世民是个怎么样的人的人,能不希望自己能再遇上类似的李世民?
大唐白月光,他何止是大唐的白月光,更是后世历朝的白月光。哭!为什么他们不是生活在唐朝?为什么他们追随的君王不是唐太/宗?
秦始皇反思了自己,他或许也该开始学着纳谏言,当然,这些所谓的谏言,绝对不能只听一家。该用个什么办法才能听到天下人的心声?
如今他手下的官里,有懂得百姓之苦,又有治国之才的人吗?
刘邦就不愁这个了,他现在什么都不需要干,只要让别人动就好。
刘彻颇是自傲, "身为臣子,不过是做了本分的事罢了,不足为奇。"
他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如今他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积攒力量,把匈奴打败,打服。
杨坚拧紧眉头,魏徵的功劳听起来很大,却也是因为李世民用得好,也不是不能用,却无须过于急切把人寻来是吧。
如今就连李世民都在他手里,究竟要杀或者不杀,全在杨坚一念之间,别的人,杨坚何需再操心。他的大隋里难道不是人才济济?
李世民听着天幕说起那一个自己竟然把魏徵的墓碑都给推了,尴尬是真尴尬,可除此之外,天幕何尝不是肯定于他对魏徵的信任与重任,更为后世所羡慕而不能得。
魏徵,魏徵,他得要用得更好才行。
【魏徵这位老祖宗暂时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又是谁呢?文臣讲了三位了,也该到武将了。提起大唐的武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简直不要太多,如果说各朝的臣子论功比的是经历几场大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的武将,论的该是灭了几个国对吧
。】
灭了,几个,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