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1 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四)(2 / 2)

加入书签

桑弘羊并不在意。

他只是在心中嘀咕着“计划经济”这几个字,琢磨其中深意。

听上去,这似乎应该是后世的几种经济中的一种?那还有什么其他模式吗?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

......

【抛开阶级出身和利益什么的不谈,文景之治时期是什么样呢?】

【其实有点像是完全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司马迁就曾经对此有过描述。】

司马迁正在家中写《史记·货殖列传》。

他和友人盘点要写的内容,列数了前朝的八位大豪商:“其中,四位是主营铁器坊,一位为粮商,一位为畜牧养殖,一位为车马货运,还有一位是放贷。”

半数都来自于民生相关的行业。

【这样的场面,商人把控国家经济命脉的设定,是不是也能从中找到一些后世某些国家的影子?】

【对于当时的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来说,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显然也是很危险的。】

【不过,桑弘羊也不是圣人,他也犯过一些过失。】

公元前119年。

卫青与霍去病出征匈奴,而山东发生重大水灾,七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

“陛下,国库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了。”桑弘羊对汉武帝道,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愁色。

刘彻拧起眉头,他不可能让卫青和霍去病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撤军,可安抚灾民和善后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君臣都在绞尽脑汁的想从哪里搞钱。

这时候,桑弘羊想到了一处:“陛下,算缗令颁布之后,收上来的赋税不如预期,富豪皆隐匿财产,并不主动申报,或许,可以从这里打打主意。”

算缗令是针对全天下的工商业主收的财产税,大概在10%左右。

桑弘羊和张汤一合计,给刘彻出了个主意:“有不报者,街邻亲朋皆可告发之,若查明为真

,没收其全部财产,而奖励一半与告发者。”

这就是传说中的“告缗令”。

短短时间内,大汉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告发运动,国库一下子变得充盈了不少。

【其实算缗令的税率真不算高,也就10%,咱们现在的高收入者,动辄那可是30%-40%的税。但那会儿的人,也什么交税的意识,自然就很反感。】

【告缗令一出,大汉无数的中产家庭破产,社会财富清零。】

【更重要的是,朝廷这事儿办得不太地道,大家对它的信任荡然无存,不再有投资工商业的热情和意愿。后果还是挺严重的。】

【毕竟,构建一个健康的商业社会的基础,就是信任和信心。】

【所以,桑弘羊的招数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是个昏招。】

【在盐铁之议后,桑弘羊在与霍光的争斗中败下来,被夷三族。这样的结局也让人觉得唏嘘。】

......

夷三族!

桑弘羊:“......”

汉武帝:“......”

刚刚才消失的尴尬一下子又回来了,刘彻只觉得脑壳疼。

他轻咳了一声:“桑卿,这些都是还未发生之事......”

你可别为了这个来怨恨朕啊!

桑弘羊自然也明白,当然心中还是有些惶恐和迷惘的,被刘彻和东方朔一番温言安抚了下来。

他本也是意志坚定之人,知道这事儿发生在下一朝,和现在的人都没什么关系,即使与那连见都没见过的霍光也不仅仅是出于私怨。更多的还是自己得罪的人太多,因此也淡定了下来。

早在实行这些政策的时候就预料过这个后果,如今能提前知道隐患,反倒好处理。

而且,现在那告緡令还未发生,还有时间挽救和提前做好救灾准备!

而远在边疆的大帐中,霍去病和卫青双双失色。

“光弟……”霍去病倏地站了起来,惊声道:“怎会如此?”

他想起那个之前刚被自己带回长安的异母弟弟,有点腼腆又极为崇拜自己的笑容,一时之间没法把他和仙画中提到的那位权臣联系在一起。

而且,他甚至还和桑弘羊有隙。

霍去病挺喜欢桑弘羊的。要不是桑先生,现在他和舅舅可没法出现在这里。

他向卫青求助:“舅舅……”

卫青眉头紧锁,这事儿的确是有些尴尬。

“回去之后,你带霍光去向桑先生请罪。”他对霍去病道,“如今霍光不过是刚到长安的少年郎,懵懂如白纸。相信桑先生宽仁,不会和他一般计较。”

“还有就是,这几年让霍光低调一点,少在人前现身。”

即使是桑弘羊不放在心上,也要小心旁人利用。

“其余的事情,回去再说吧。”卫青拍了拍霍去病的肩头。

霍去病也只能应下,心中决定回

去之后好好的和自己这个便宜弟弟切磋切磋感情。

桑弘羊的命运,连带着他所持理念的命运,也让不同朝代的人们感到唏嘘。

三国。

曹操是很喜欢桑弘羊的。

此时他已称帝,对身边被立为太子的曹丕道:

“汉武霸业,桑弘羊居功至伟。此人惊才绝艳,堪称先贤。”

只恨自己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才!

唐朝。

代宗时期的户部侍郎,也是古代有名的财相刘晏也对桑弘羊赞不绝口:

“桑弘羊重兴功利,乃奇才也!”

“之后东汉没有地方豪强手上的盐铁之权,这才造就了后来汉末和魏晋的乱世局面。”

而此时的北宋。

王安石同样赞叹道:“千年以来,能够抑制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的,也只有桑弘羊和刘晏罢了。”

刘晏的手段,其实也能看出他学习自桑弘羊。

“乱世思弘羊……”王安石苦笑一声,“还真没说错。”

唯有王安石的老对头司马光,心中虽有惊涛骇浪,但依然顽固的认为:

“桑弘羊的均输之法不过是欺骗汉武帝罢了。这天下的财物皆有定数,不在民间就在朝廷。桑弘羊能够让国库丰饶,自然就是通过榨取了民间之财才能获得!”

不然,他完全想不明白,这天底下怎么会有不榨民财而能够富国的手段呢?

肯定就是个骗子!

……

和曹操的评价

刘晏、王安石(司马光,天下财物是有数的)

霍光

【后人对桑弘羊的评价也走上了两极。】

【毁多誉少。】

【儒生们觉得他是乱国之酷吏,但奇异的是,那些真正主管一国民生和财政大权的能臣们,却往往对他推崇备至。】

【甚至,“乱世思弘羊”,每每到了一个王朝陷入到财政泥沼的时候,他的名字就会被提起。】

【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规律。】

【《盐铁论》里面曾经记载了这么一段,后来这一段被称为“桑弘羊之问”,回荡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天空上,振聋发聩,却久久得不到回应。】

盐铁之议。

面对贤良文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越来越激动的发言,端坐在上首的桑弘羊十分平静。

待到他们发言完毕,桑弘羊淡淡道:

“诸君说得都很对,不过我有几个问题,还望诸君能够给出答案。”

“第一,大汉的运转需要巨额的财政开支,光靠从农耕方面收上来的税赋根本不够,如果不实行盐铁专营和其他的政策,请问诸君,大汉的财政还可以从何而来?

“第二个问题,以上还只是日常开支,但若一旦遇到战争、天灾等紧急事务,国库却空空如也,要如何是好?”

“第三个问题,假使朝廷在财政等各个方面没有对各郡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一旦郡国势力膨胀、尾大不掉,造成藩镇割据或起兵造反,又要怎么办?”

原本还在慷慨陈词的贤良文学们忽然哑了声。

殿中陷入到沉默的氛围中。

桑弘羊叹了口气:“今日就到这里吧,诸君回去好好想想。”

【这几个问题,儒生们只会喊出“轻徭役,薄税赋,修养生息”这样的话来,却提供不了一点实际的帮助。】

【满口仁义道德,建设性的意见却提不出来一个!】

【卫青和霍去病是大功臣和大英雄这自然不假,但在他们身后为了抗击匈奴而筹措出钱粮的桑弘羊却成为了奸臣酷吏,活在后世儒生甚至是大诗人们的口诛笔伐之下。】

【这不过是“小人言利”的另一种版本诠释罢了!】

【也足以看出,古人对经济,对钱财有多么的不看重和轻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