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二)(1 / 2)

加入书签

各种学堂里面饱受算术□□的学子们忍不住哈哈一笑。

心中陡然生出一股“你也有今天”的感觉。

有个刚从学堂归来的小男孩用手指着仙画: “爹,娘,你们看,这路小柒的算术肯定也不怎么样!"

不然不可能会有这样的语气。他的爹娘赶紧捂住他的嘴: "闭嘴吧你。"

然后对着天幕弯了弯腰: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虽然仙画一直在说没有神仙,但它本身的存在让淳朴的百姓们对此将信将疑,唯有一些读过书的会思考的想到,仙画是不是一种他们所无法理解的科技?

就像是之前所说的高维生物一样。

小男孩睁着泫然欲泣的大眼睛,默默的道:“可是,算术真的很难呀,不会才是正常的嘛!真是的!"

【关于《周髀算经》的成书时间,有过很多争议。有人认为是后人假托前人的名义写的书。】

【不过,现在有史学家认为《周髀算经》的第一部分内容作为单独的文本,应该是成书于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1世纪左右。】

【第一部分,是周公和商高的对答,它主要涉及的就是勾股定理。】

周公问商高: “听闻您对数学特别的精通,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

商高道: “请说。”

“昔日庖牺构造周天力度,”周公道,眼中闪过好奇, "但我们既不能用梯子登上天,也不能用尺子去丈量大地。那这些数学知识和数字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商高沉思了一会儿,悠然道: "当然有各种方法,比如,圆的面积就和它外接的四方形有关系,而矩形的面积可以从九九八十一中相乘。”

他见周公依然迷茫,决定用自身来做例子。

商高伸出自己的腿,指着说道: “小腿的长度如果是三,大腿的长度是四,”他将小腿曲起来,“那么,现在这段距离就是五。”

【在古文里,小腿就是勾,大腿就是股。】【同学们!这就是勾股定理啊!咱们的初中数学必学项之一。】

【很多古文明都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个定理,这大概是因为在丈量以及建造房屋的时候,找出一个直角是很重要的。】

一群古埃及人在建房子。

他们需要找到一个直角来确定墙的位置。

聪明的古埃及人拿来了一段长绳,然后将绳子标记了十二段的等长距离。待他们把绳子放到地上的时候,轻松一拉,正好就形成了边长分别是三四五的直角三角形。

开建!

【勾三股四弦五,问小学生都能知道。但单看挺简单,要是出现在试卷最后两道综合了其他知识点的大题里面的话,简直能折磨得人想要发脾气。】

【但发脾气也是没有用的。】

【你一气之下可以倒拔垂杨柳,但再气,做不出来的数学题还是做不出来。】【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年轻的学生正趴在书桌上做着数学题。越做,他的表情就越痛苦。

在他的幻想里,他已经怒气爆棚,然后化身为狂暴巨人,爆发了小宇宙,几拳就把路边的大树击倒。

但是在现实中,却只能对着试卷抓耳挠腮。

最终,颓然一叹,将脑子贴在桌子上,笔往旁边一放。"不会,不会,还是不会!"绝望的呢喃在室内响起。

爱咋咋地吧!

秦朝。

扶苏在自己的脑海里认真搜索了一下《周髀算经》这本书,然后有些惭愧的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什么印象。

他只学过《九章算术》。

他悄悄的问站在身边的公子高,可看过这本。

公子高扯了扯嘴角,似乎想到了什么痛苦的回忆: “看过,但似乎和没看过也没什么区别。”扶苏好奇的问: "怎会如此?"

公子高叹口气,看了看天幕: "就和她说的一样,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就算是想破了脑袋,那也不会!

所以,他已经放弃了。

扶苏: ".…懂了。"

但他还是决定把这本书找出来看看。在另一边的嬴政也正在和李斯等讨论。

嬴政眉头皱起: “听起来,后世似乎每个人都要学数学?”连小学生都知道勾股定理。

“即使这东西建房子的时候可以用上,但又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这门手艺,何必如此重视?”

如今的大秦有《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作为王室子弟,嬴政当然学过,懂得一些算术知识,而且在座的这些人,数学知识应该在整个大秦来说都是靠前的。

毕竟,如果不懂算术,那朝廷钱财的核算、税赋的计算还有各种调兵遣将的粮草后勤等等,都没法搞了。

想到这里,嬴政轻轻的扬起眉毛,忽然意识到,数学的确是挺重要的,浸润到了整个国度运转的方方面面,

他开始生出了一些兴趣。

南北朝。

祖冲之和祖眶看得聚精会神。

祖家一些没什么数学天赋的小孩子们躲在角落里满脸苦色,又一脸同情:

"原来,还有人和咱们一样惨啊!"

别人家的小孩,学学经史就行了,他们家的小孩,要学算术,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算术。没想到,居然有人和自己一样惨。

心里忽然就平衡了不少呢。

这时候,听到旁边的大孩子含笑着问他们: “说起来,你们的阿拉伯数字适应得怎么样了?小心祖父明日抽查。"

小朋友们一愣,脸皱得更苦了。换来旁人愉快的笑声。

【在商高和周公对答之后的几百年,古希腊文明开始进入到了数学的繁盛期。】

【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这些辉煌的名字铭刻在了那一片历史的天穹下。】

在恢弘的希腊神庙前,一位位身穿长袍的赫赫有名的大学者出现了。

画面定格在其中一个人身上。

【这里面,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就写出了《几何原本》,然后,就被誉为“数学的起点”, “科学的圣经"。评价非常的高。这本书的确是很牛的,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欧洲的数学教科书都是它。】

【甚至到现在,全世界中小学生所学的几何知识,大部分都还能在这里面被找到。】少年时期的牛顿在剑桥的书店里买了一本《几何原本》。

br />

考官对他道: “你的几何基础知识太过贫乏,如果不补上这块短板的话,再怎么样都是没有用的。"

牛顿回到家后,立刻就拿出了那本已经积了一层灰的《几何原本》。这本书也成了他常常翻看的一本书。

【《几何原本》直到明朝末期的时候,才传入华夏。】

【带它进入华夏的,是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而看出了它的价值的,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启。】【这个故事之前我们也讲过。】徐光启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方科技,甚至为此皈依了教会。

在翻译了一大批文稿之后,徐光启对利玛窦说: “关于道德和信仰的书籍已经翻译得够多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印一些关于西方科技的书籍。"

利玛窦欣然同意。

两人一致选择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利玛窦对他道: "这是我们欧洲人学数学必须要学到的教科书。"徐光启问: “和大明所学有何不同?”

利玛窦思索了一下后给出自己的感受: "华夏的数学也很好,但风格不同。这里的数学有着各种各样的命题,但是都没有证明,任何人都可以给出狂野的想象。"

“但《几何原本》不同,它的每个命题都是有确切的证明的,即使再固执的人也无法推翻它。”《几何原本》的书页被一页页翻开,出现了一行行文字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可惜的是,那个时候可能已经太晚了。】【科技的一点点萌芽已经无法挽救千疮百孔的大明。】

……

明朝。

朱元璋重重的叹口气,不过已经被重创过几次之后,对此早就平静接受了。他点点头: "的确是救不了。"

一本数学书籍而已,怎么可能挽救一个王朝的倾覆?

比起这个,他更在意的是之前讲的小冰河时期,越来越冷和那些天灾什么的,还是要好好储备。

数学嘛,朱元璋现在还不怎么把它放在心上,漫不经心的对身边的大臣道: “待船队下次回来,让他们看看那边有没有这本书。"

属于,顺手而为就行了。

真要让朱元璋为了这本书,或者是为了数学,大费周章的来做点什么,他是不愿意的。明

朝崇祯初年。

徐光启已经完成了对《几何原本》的翻译,并且将它上呈给了陛下。

如今,《几何原本》已经成为了太学中的教科书,人手一本。这让徐光启觉得有些欣慰。但,此时听到仙画的评价,不免面色苍凉。

“算了,大人。”他的心腹幕僚道, "您该做的也已经做了,剩下的,就听天命吧。"

徐光启缓缓摇头: “这几年,陛下励精图治,国内时局有所好转。仙画的出现,或许就代表着大明的气运还没有消亡。"

不能就这样认输。

或许还有希望。

【那是不是从古代起,西方的数学就已经更优秀?】

【其实不是的。】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