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文坛领袖(1 / 2)
“嘶……”
汉武帝刘彻先是惯例一个战术后仰。
“祖父被杀,满门抄没的深仇大恨,还能得到武则天不拘一格重用,不简单呐。”
即便水镜之中不曾放出上官婉儿做过的一首诗,也不从举例说明上官婉儿是否有空出色的献言献策,仅仅从武则天居然愿意破格提拔她就能看出其出类拔萃的才华,否则的话,凭她的出身就不可能出头!
而能跟随在女帝武则天身边多年,就更是了不得的本事。君不见古来那么多帝王身旁近臣,能跟随多年不翻车、反而愈发位高权重受皇帝信重善始善终者有几人?
最离谱的是,武则天去世后,居然还能获得新皇帝信任,这个上官婉儿有点东西!
——若说她不是早早就和唐中宗李显坐在了一条船上,刘彻第一个表示不信!
既然如此,神龙政变之中,她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唐中宗去世后,她又何去何从?
这样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汉武帝刘彻心中,更出现在女帝武则天的心头。
上官婉儿本人,已经扑通跪在了地上。
周围一片安静。女帝迟迟没有发话,低着头的她既没等来谅解,也没等来惩罚。
女帝武则天沉默着,思考着。
身边的女官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太子有了联系,这自然令武则天十分不悦,但想想神龙政变发生时她已是年迈体衰,被太子李显拉拢过去的何止上官婉儿一人?
满朝文武都抛弃了她这个旧主,连她的亲生骨肉都反手背刺,要求上官婉儿这个仇人之后忠心耿耿为她赴死,未免过于强求。
不忠之臣排行榜上,她还排不上号呢!
武则天既然不打算对满朝大臣和儿女大开杀戒,更不至于因一个上官婉儿动怒,她任由诚惶诚恐的上官婉儿跪在一旁,只是不动声色地将目光悠悠投向高悬的水镜。
仙人已然说过,李显登基后活不过几年又是一场宫变,李隆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接二连三的变故中,上官婉儿这个聪明人能保证一直翻船,顺风顺水到最后吗?
武则天对此持否定态度。
身为女子的她即便当上帝王依旧无法消除天下人心中的偏见,何况是一个失去靠山的上官婉儿?摆在她面前的路,太难了。
因此,女帝没有在意上官婉儿诚惶诚恐的请罪,只是轻轻一笑:“且看着吧……”
【一场突如其来的神龙政变结束了女帝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上官婉儿的政治生涯却更上一层。正如当年她未出生时卜者预言的那样,她即将秉国权衡,称量天下!】
【上官婉儿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政绩,史书未载,后人亦不知。相较于政治才华,她留给后世更深的印象是文学领域的才华,张说便盛赞曰:“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
【在上官婉儿的倡导下,当时文学之风大兴,她亦当仁不让成为一时文坛领
袖。是以张说赞之:“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故上官婉儿执掌大唐文坛的这一时期,《太平广记》曰:“国有好文之士,朝希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
“这张说何许人也!仙人两度引他之言,固然是赞美上官婉儿,张说也必然是厉害人物。”唯有厉害人物口中说出的赞美或批评才具备权威性,因此,这两次引用只给大家两个印象:一、张说是上官婉儿的铁杆粉丝。二、张说也是个留名青史的人物,他对上官婉儿的评价具备权威性。
——而一个被后世之人认可具有权威性的青史留名之人对上官婉儿如此推崇赞美,岂不是上官婉儿出众才华的最佳佐证?
也有老学究大为不满:“文坛领袖之说岂是区区一小女子能够领受?真是荒唐!”
可无论他们如何无能狂怒,都改变不了后世千百年认可的事实,甚至不需要等到千百年后世人认可,早在大唐年间,上官婉儿就已经是无数士人所推崇的文坛领袖。
平行时空的大唐,便有众多士子露出心悦诚服之色:“文坛领袖,昭容名副其实!”
“二十年间,野无遗逸……”唐太宗李世民则翻来覆去咀嚼着这简单的评语,眼中露出几分激赏,“巾帼宰相,当之无愧!”
……即便不知上官婉儿是否还做出了其他政绩,只从招揽贤才这一项上来看,她这个“女宰相”,绝对没有辜负世人的评价。
【倘若说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还只是一个献言献策之人,唐中宗李显之时,她俨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相,唐宗中所有的诏令,都出自上官婉儿其手。可以想见,一旦她有任何建议便可第一时间被帝王采纳,不知不觉间她已攀爬到距离山顶最近的地方,一言便可影响天下!】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上官婉儿最大的靠山唐中宗李显,即位五年后突然驾崩。新鲜出炉的韦太后企图效仿武则天女主临朝,其嫡女安乐公主亦以皇太女自居。站在同为女性的立场上,她们有这样的志向值得鼓励,遗憾的是,她们没有武则天的能力,面对的敌人偏偏不一般。】
【前面曾经提到过,大唐王朝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统艺能,那就是流血政变!】
【一场神龙之变将华夏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掀翻下台,而女帝的效仿者、本欲成为第二位女帝的韦后,又迎来了唐隆之变。】
【——面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这对战力爆棚的姑侄组合,韦后母女最终败下阵来,就连李显之死都被栽到了她们头上!】
【当李隆基气势汹汹杀入宫中,在数次变故中都站对了队的上官婉儿再一次作出选择,她带着起草的唐中宗遗诏出现在李隆基面前,以示自己绝非韦氏一党——】
水镜之中,泛黄的遗诏缓缓铺开,遗诏内容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无非就是唐中宗李显幼子继位,而韦氏太后摄政云云……内容无甚出奇,与大部分甚至相差不大,唯一
的不同在于最后一条——相王辅政!
【相王李旦何人也?李隆基之父,曾经一度登临帝位又主动退位于武则天,也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的旗帜人物。在上官婉儿起草的遗诏中令相王辅政,显然说明她并不是韦皇后的人!】
【出乎上官婉儿意料的是,李隆基完全不曾接受她的卖好,毫不留情地杀了她。】
水镜之中,上官婉儿的身影倒了下去,那喷溅而出的鲜血仿佛也染红了镜面。
上官婉儿本人呆呆地望着这一幕。
↑返回顶部↑